http://goo.gl/URy8ZL

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瑞克?貝齊格(Eric Betzig)今首次應中研院邀請來台,以「活體生物的高解析影像」為題發表演講,會後接受媒體訪談,分享自己一路研究的歷程和心境轉換。與多數學者不同,他從未在大學任教,中間還曾離開學術界10年,他以「crazy(瘋狂)」形容自己,但他認為,人的一生很短,「在每個階段產生新的影響力」,是他對自已的期許。貝齊格1988年獲得康乃爾大學工程物理學博士,隨後進入貝爾實驗室半導體物理研究部門工作,1996年貝爾實驗室關閉後他選擇離開學術界,到父親的機械公司工作,但科學對他的吸引力依舊不減,脫離近10年後再次重回學術領域,開發出超高解析度的螢光顯微鏡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。貝齊格說,當初跳脫學術界,是因為覺得在他研究的近場光學領域已經有太多人在做,但很難再有突破性發展,對他而言是對科學產生不好影響,因此他選擇離開到業界,去新的領域繼續努力。之所以未選擇像一般學者一樣進入大學取得教授職位,貝齊格笑說是因為自己「不適合」,進到學校,除了研究外,還得要教書、負責公文等行政工作,「像特技丟球,接不好所有的球都可能掉下」,他想做得是全神貫注研究,且學術界風氣往往會將研究領域過度深入到不必要的地方,引起一窩蜂的追求,他不太適應。近10年的業界生涯,讓貝齊格學到最多的是「聆聽需求」。他說,學界和業界在做的事其實很像,都是解決問題,不過在業界,先有需求才有技術,有人買單才代表技術獲認同,要得是實用性高、便宜又安全的產品,學術界則常常把需求和技術帶往兩個方向,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。貝齊格在業界花了7年時間設計產品,花了不少錢卻不成功,只賣出2台,讓他有感於要賣產品是多不容易的事,學術界還是有較大的空間讓他滿足好奇心,決定重新回到學界,先和好朋友一起自費在客廳開發光敏定位顯微鏡(PALM),成為他拿下諾貝爾獎的開端。在貝齊格的研究生涯中,他只要看到他開創的領域引起更多人重視及投入,他便選擇帶著累積的經驗離開,再去「開疆闢土」新領域,讓不少人嘖嘖稱奇。他說,人的一生很短,他不喜歡一成不變,希望在人生每個階段都能對社會產生影響力,因此當他發現有很多人開始重視他原本努力的領域,便是他抽身、再去尋找新領域開創的時候。他也鼓勵年輕學子「跟著自己的心走」,雖然他自己是個瘋狂的例子,但人要成功,需要投入大量心力和時間,若做得不開心很難持續下去,「不要為了符合他人、社會期待而選擇」,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愛的事物、用玩的心態來工作,才能走得更長久。諾貝爾2014年化學獎得主艾瑞克・貝齊格(Eric Betzig)(圖右)今首度應邀來台演講。圖左為他的學生、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壁彰。記者洪欣慈/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
C09D5B0EFDAE8E6B
arrow
arrow

    fd9er6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